2月22日,记者了解到,针对“移动菜篮子”流动性强,商家销售由线下“转移”到线上后易产生的监管难问题,襄阳市市场监管局积极行动,探索实行“四个一”监管模式,为群众“菜篮子”保驾护航。 一条“微”短信,警示价格违法行为 2月19日,襄阳市区约515家指定“移动菜篮子”经营户纷纷收到了来自电信公司的一条群发短信:“市区‘移动菜篮子’经营者:《襄阳市区疫情防控期间‘移动菜篮子’价格行为规范》已印发公布,相关从业经营者要严格按照要求,自觉规范价格行为……对违反上述规定的经营者,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进行严肃查处,情节严重的,将通报商务部门取消‘移动菜篮子’经营资格”。
发给经营户的短信
据悉,这是襄阳市市场监管局根据“移动菜篮子”经营户分散不集中、流动性强等特点,将2月13日制定的《襄阳市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“移动菜篮子”价格行为规范》中的九项主要价格违法行为编辑成“微”短信,群发到所有襄阳市区“移动菜篮子”经营户的手机,实现了点对点,全覆盖价格行为提醒。 一份“细”调查,强化监管实效 针对市民投诉反映较多的“移动菜篮子”价格问题,襄阳市市场监管局围绕批发、零售、配送等相关环节及重点粮油菜品种进行价格监测和调查分析,破解市民“价格”之惑。
该局副局长胡启敏(中)检查农贸市场
为进一步破解“菜价”之谜,掌握监管主动权,该局对襄阳市区几大农贸市场、超市粮油菜进销差价率进行数据搜集和分析研究,并与同级别市州进行横向比较。 该局通过调查发现,菜价小幅上涨,主要是受疫情影响,经营成本提高。因省际交通运输障碍、销售端人员紧缺、增加上门配送支出等新问题,导致经营户成本大幅提高。 以襄阳某大型超市为例:从山东聊城运送一车蔬菜到襄阳以前是2800元一趟,现在是4000元;山东寿光至襄阳的运费以前是3500元,现在是5500元;从云南至襄阳,以前是8500元,现在是20000元。货运司机回当地后,还要被隔离14天,导致人力、运输成本均增高等。 一部手机,线上监管无死角 针对当前“移动菜篮子”商户具有分散性,隐蔽性,监管难的问题,该局主动出击,执法人员加入小区居民自建购物群,实施在线监管,及时对规范经营行为进行提醒、告诫,督促经营户进行整改。 “我们之前调解了一个案例,樊城区军工社区联系的一家超市鲜蔬配送最低价是100元,后来经协调,降至55元,居民们都表示可以接受了。”该局相关负责人说。
执法人员对城区菜品配送点价格行为进行督导检查
此外,该局还开通24小时政务值守电话和12315投诉举报热线,24小时全天候接受市民监督,对市民投诉举报问题,第一时间受理,第一时间调查,一经查实严肃处理,确保监管无死角。截至目前,该局已根据有关线索查处涉及疫情防控价格违法案件25件。(中国食品安全报网记者胡毅、熊源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