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紫荆新闻网记者 刘小浩)2019年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。 纵观这70年来,中国的经济、文化、国防军事、外交等方方面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,尤其是文化领域,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,产生了一大批如赵无极丁绍光、朱德群、吴冠中等享誉中外艺术界的华人艺术家,他们被尊为中国艺术的脊梁,他们给世界艺术带来一抹中国红,以耀眼夺目的成绩,再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大师的造诣和魅力。 邮票是国际名片,是一个国家政治、经济、历史、艺术和科学的真实缩影,在不同的历史时期,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积极的把自己国家或地区最引以为荣,最有先进代表性的人或代表作品展示在世界邮票上。为了纪念中国建国70周年中国艺术界取得的伟大成就,特别邀请中国书法名家李海峰先生,多幅作品荣登世界七大国邮票,美国邮政、法国邮政、德国邮政、比利时邮政、荷兰邮政、加拿大邮政、葡萄牙邮政对于邮票主票图案再三甄选、慎之又慎,中国书法大家李海峰代表作品刊登至世界七大国邮票上,这代表着七大国对于华人艺术家李海峰的造诣最高赞誉。
李海峰,字柏霖,文博斋艺术馆馆长,文博堂主人,创办了深圳市文博堂李海峰艺术馆,四川省成都文博堂李海峰艺术中心。生于1963年,湖北省武汉人,祖籍枝江市。博士,国家一级美术师,著名书法家。现为中国文化进万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,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理事,中国书法家协会考级专家指导会委员、考官,中国楹联学会会员,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,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理事,中国王铎书画院名誉院长,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理事,国家级职业艺术品鉴定家,中国国务院国礼特供艺术家。湖北省书法考级中心书法研究院院长,湖北省书法考级中心主任,湖北省书画家联谊会主席,湖北省文化产业协会执行会长,湖北省工艺美术协会副秘书长。
2018年12月16日,第三届“读懂中国”大型国际会议在首都北京隆重召开。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,本次会议40余位海外政要出席。李海峰先生六幅作品入选本次活动丝路文化与艺术列展。作品被中外政要收藏并作为国礼赠送外国总统!展现了中国优秀书法大家的书法功力,用书法讲诉中国故事,感动了参会各国代表。会间英国前首相布朗、墨西哥前总统赛迪略等六国总统与其合影留念! 主要成就和殊荣 2010年6月份应日本文化省邀请,在日本东京美术馆成功举办了个人书法作品展,其展出部分优秀作品由美术馆收藏,另有佳作一幅由前日本首相村田富士个人收藏,在展出期间得到日本文化界和收藏界人士的一致好评! 2011年任湖北省义务教育教科书《书法》(1-9),湖北省普通高中教科书《书法》主编,由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。2012年7月为湖北希望工程第三届慈善晚宴专门创作的书法作品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,一举拍出71.8万元,创下了湖北省当代书法作品拍卖的最高记录。希望工程以为偏远贫困地区建设希望小学,捐助衣、食、住、行、学五大板块,近年来将帮扶对象扩大到农村留守儿童,开展儿童心理健康领域的援助。
2017年創立了李海峰文博堂(深圳)藝術館;2018年落成了李海峰(文博堂)成都藝術館!2018年12月16日,由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,二十一世纪理事会,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“读懂中国”大型国际会议在首都北京隆重召开。李海峰大师六幅作品入选本次活动丝路文化与艺术列展。
著作及独创风格 其《行万里路读万卷书》、《不忘初心》、《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同体》及几首唐诗作品,创作立意高,其用笔中锋铺毫,逆入平出,藏峰一致,非真非草。细看稼纤间出,离方遁圆,筋力老健,风骨洒脱,墨纵有余,肥瘠相称,让人们穿越千年看到了中国古代书法家王羲之的飘逸、赵孟頫的秀丽,也欣赏到了传统书法中的颜筋柳骨。李大师作品章法布局笔触、间白风格和谐,展现了中国优秀书法大家的书法功力,用书法讲述中国故事,感动世界各国代表。李海峰大师《敬录习主席的重要讲话》作品,整体行云流水,书写流畅,抑扬顿挫清晰可见,极具节奏感。用笔的干湿浓淡清晰可见,与浓墨形成虚实变化,整体中存在变化,点划之间相互顾盼,好似每一笔都具有生命迹象,大气凌然。常言道“心正则笔直”、“书如其人"。李海峰先生的书作,起落缜密、技艺精妙、枯瘦有致,有着他对中国书法艺术独有的阐释和演绎,内含一种特有的气度和精神。
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意在笔先,李海峰先生的书作,是在豪放中释放一种空灵。不难看出,李海峰先生的书法作品是具深厚的艺术功底的。其作品在表现形式上,雅俗共赏,能为大众所接受。在艺术风格上,具有正大气象,自然中透着刚健、朴素中溢出清新。更难能可贵的是,李海峰先生的书法,博采众家之长,成功地完成了从书法奴隶到书法主人的转变。从其书作我们可以看到,作为一名书家,李海峰先生着墨浓淡相宜,枯瘦与圆润交相辉映,行草相间,布局错落有致,完全进入了一种空灵的境界。仔细品味其书作,一股富有质感的艺术清新之美袭面而来,可谓是宛若游龙,惊若飞鸿。
书法缔造 书法不是简简单单地写个字,而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体现,一个人的人品、素养都能通过书法表现出来,如果一个人只会写字,那只能说他是一个写字匠。书法不仅仅是“技”,是“艺”,更是“道”,尺幅天地,构建的是书写者的精神家园清代书法家刘熙载有名言曰:“书者,如也;如其学,如其才,如其志,总之曰如其人而已。”书法艺术反映的是一个人完整的内心世界,是其学识、才情和志向的综合反映,这就决定了书法创作不可能通过某种单一的活动去实现,而要求书法家把全部心灵都投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。也正是由于书法家对创作的全身心投入,使得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相比,更能充分透彻地表现书法家的人格。一个真正的书家应该对技法勤学苦练、朝夕钻研,是应具有独到的欣赏能力及敏锐鉴别能力的。扎实的书法基础要经过长时间的临帖和研习才能斩获。先生不到十岁就表现出了对书画艺术的浓烈兴趣,并开始勤奋临习。他于1979年9月入伍,受到军旅文化的熏陶和多位书法名家指导,研习书法。多年来广泛涉猎历代碑帖,尤喜二王、米、苏之书风。近年来,在王羲之、米芾、启功等诸多书法大家的经典作品中汲取营养,悉心钻研,因而其书法从理论到技法上都有了飞跃的突破,融各家精髓于一体,形成了自己的风格。先生尤其揎长行书、草书,行、草书作品运笔流畅,法度严谨,动静相依,错落有致,真可谓是飘逸中不失苍劲,大气中透出秀美。后来先生进入清华大学学习,并取得艺术博士学位。这个阶段的学习对其成功是有决定性作用的。
在恩师启功、欧阳中石、李毅华的悉心指导下,他形成了章法娴熟、技艺独到、力透纸背、隽永流畅、笔墨浑厚的书法风格。也因此,李海峰先生被书法界誉为“行书王子”艺术无止境。对于书法艺术大家来说,他像夸父逐日一样,在不断追求完美。总在夜闻人静之时,他独自审视自己的作品,并自己为自己挑刺。他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在对自己作品的一次次自我否定上,突破自我并走向更高的艺术境界的。正是这份痴情和执着,成就了他如今这令人敬重的艺术造诣和境界。 |